从几百元起家到成为知名的企业家,从几间简陋的民房到10万多平方米的厂房,从当初的三四名工人到现在的1800多名员工,辛永良经历的创业辛酸只有他自己知道,但他不愿对别人多提。在他眼里,既然那些事情没能阻挡他前行的脚步,那就算不了什么。
辛永良并不是一个地道的浙江人,他出生在江苏武进剑湖乡。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浙商群体中的佼佼者,在浙中腹地演绎着自己的财富传奇。从一个小小的高中生到浙江华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,辛永良30载的创业历程正如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中的人生三境界。
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
1975年,辛永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当地的剑湖高级中学,但10年浩劫将他的大学梦一举粉碎。两年后,国家恢复高考,辛永良看到了希望,匆匆赶去参加考试,却以一分之差名落孙山。第二年他又抖擞精神再战考场,成绩斐然。阴差阳错,志愿填写的失误再一次让他与象牙塔擦身而过。两次高考的失败,加之生活的压力,辛永良忍痛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。
1983年,辛永良不远千里来到金华,因为当时辛永良的姐夫已经在金华创办了一家电动工具总厂。来到金华后,辛永良并没有“寄居”在姐夫丰满的羽翼下,而是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。金华成了辛永良创业的第一站,从此也成为他扎根立业,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。
一个没有半点社会经验的高中毕业生,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,一没资金、二没场地、三没人手,要想创业谈何容易?但辛永良凭着一股韧劲和脚踏实地的精神,还是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:他在金华傅村镇租到了几间民房,招到了几个工人,建起了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小厂。
刚开始,辛永良的工厂专门为他姐夫的电动工具总厂生产零部件,辛永良也经常为了几个零部件的小缺陷而来回地跑。回忆起这个时期,辛永良感慨地说:“我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,垒几块砖头,上面铺块门板就算是张床了;买一包榨菜泡碗汤就是美味佳肴了;每天要载着100多斤重的零部件骑15里的路打好几个来回……”但这样的境遇并没有使他畏惧。慢慢地,手工作坊变成了“金华县电动工具试制厂”,之后又发展成为“金华电动工具总厂分厂”。企业每迈出一步,辛永良都要付出难言的艰辛。
厂子一步步地发展了起来,辛永良在电动工具零部件生意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但辛永良不安于现状,立志要研制出自己的产品。一次又一次的研制、试产,终于在1987年辛永良研制出了自己的产品——石材切割机。然而新的困难又浮出了水面——产品的推广。为了把新产品推向省外,辛永良首先想到了北京。于是他亲自带上产品到北京,挨家挨户地找机电公司推销。辛永良清楚地记得当时在北京推销的日子:“我到北京的一家机电公司上门推销,可人家死活不肯接受,一连三次都吃了闭门羹。后来,我就干脆跑到一些建筑工地,免费让施工单位试用,结果反映都很好,施工单位才向机电公司推荐。”辛永良的新产品就这样用“以下促上”的方式打入了北京市场。
随着产品在国内的名声日渐增大,企业产量、产值也在不断地攀升,“华丰”也逐渐有了雏形。
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
随着企业的发展,辛永良认识到,办企业犹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他认为当时金华的市场信息以及人们的观念相对来说有点滞后,于是从80年代末开始,他就开始参加“广交会”。在与国内外客商的接触中,他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,必须放眼世界。
从1988年开始,辛永良摸索着走上了出口之路。当问及原因时,他毫不回避地说:“一是因为当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‘三角债’情况;二是因为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少。”
辛永良出口成交的第一笔生意是销往欧洲的500台角向磨光机。“刚开始时,限于企业规模和产品科技含量,没敢接国外的大单子,只能做做小生意。而且国外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比国内要高。第一单500台机器对国内来说是个大单子,相对来说交易时间又比较紧凑,在生产和交易时我们都感觉好像被时间赶着走,这是我们当时遇到的两大难题。”回忆第一笔出口生意,辛永良显得有点兴奋。
从1993年开始,辛永良就把所有的注意力聚集在国际市场,产品也随之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。公司全部产品均通过GS、CE、EMC、UL等国际认证,远销到欧洲、美洲、非洲等世界各地,产品也从内销完全转化成外销,出口率达到100%,成为全国电动工具生产及出口最大的基地之一。
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
近年来,由于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,加之国内宏观调控、能源紧缺,特别是原材料的涨价,对原材料高消耗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。
原材料的成倍涨价,让很多中小型企业不堪重负,一些大型企业也在纷纷寻找解困之策。作为与原材料息息相关的“华丰”,辛永良通过各种渠道,让自己的企业走出了阴影。他认真分析了国际市场的形势,通过对世界各地电动工具贸易状况的进一步了解,客观地给自己的企业和产品作了定位,并果断作出决策,把重点放到欧洲和北美市场。
辛永良说:“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,企业要念好‘稳’字经,必须把握三点:一是增长机制,开源节流;二要寻求差异化发展,抓准企业自己的特点;最后还需要调整产品的结构,淘汰原材料消耗较大、竞争力较弱、利润空间较小的产品。”随着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扩大与成熟,辛永良越来越觉得,扩大企业规模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已成为当务之急。他认为,只有做到大投入、持之以恒的投入,才会有今后的发展和回报。
“华丰”在“十五”期间,先后投入近1亿元资金,引进技术和先进设备,进行了几次大规模技术改造。其中,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冲、自动绕线机、自动滴、浸漆机、装配流水线等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,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
人才和智力方面的投入给企业注入了活力的源泉。“华丰”与北京科技大学、浙江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,联合开发新产品,并聘请了国内电动工具行业的专家及大、中专毕业生来企业工作。
辛永良说:“要做到大投入和持之以恒的投入,有一个前提是资本积累要达到一定的程度,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实力。我现在可以说做到了大投入,但1983年之前或创业之初,说大投入还是一句空话。因为我们现在有了必须有的产品的基础、企业的基础、销售的基础、客户的基础等等。”
辛永良手里永远握着一张“底牌”,那就是“锲而不舍成大业,锐意创新铸辉煌”。正是这一信念以及辛永良对机遇的敏锐感觉,企业才能抓住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契机,市场也毫不吝啬地给了“华丰”丰厚的奖赏。
|